似水年华的美好记忆——《我的大学》其书其人
本文为“数学文化阅读心得征文比赛”参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点击图片查看征文比赛通知。
似水年华的美好记忆
——《我的大学》其书其人
作者:殷堰工
作品编号:001
投稿时间:2019.4.15
蔡天新教授的《我的大学》作为商务印书馆2018年暑假推荐的100本好书之一,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少年大学生的成长史和一个理工男是如何做到文理兼修的,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新,无论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科普作品《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还是数学三部曲《数字与玫瑰》《数学与人类文明》《数论——从同余的观点出发》的面世,都让他无愧于职业数学家的名声。然而,他又是一位难得的诗人,随笔和游记作家,还获得过黎巴嫩Naji Naaman诗歌奖,这或许与他旅行了100多个国家,写作了几百首异国情调的诗歌有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蔡天新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名山胜川,从这一意义讲,说他是旅游达人和摄影师同样是贴切的。
享有“控制论之父”盛誉的美国数学家维纳有过两部著名的自传体作品《昔日神童》和《我是一个数学家》,无独有偶,蔡天新教授在《我的大学》前就出版了他的童年回忆录《小回忆》,犹如他在《我的大学》序言中所述:“我们的人生也好,世界的历史也好,都是由无数这样的巧合组成的。”不仅如此,蔡天新教授的《我的大学》还与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同名呢!《我的大学》这本书以数学、旅行、情谊、诗歌为主题,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巧妙构成了作者在山东大学本、硕、博连读九年求学的美好时光主体,其独特的构思不能不令人击节称赞。其次,全书按时间分为三辑,即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共32个章节主题,且每章都以两个字作小标题,如:北方、学习、大学、合肥、维纳、泰山、潘师、绘画、素数、离歌等等,其中,既有地方名,又有人名,还有数学术语等名词,更有学习、绘画等动词,属性各异却内涵丰富,从而形成了本书的一大特色,不仅耐人寻味,更让人回味无穷。
或许也是数学专业出身的缘故,加之自己曾经给大学生讲授过数学史这门课程,甚至还出版过专门撰写数学家的书《数坛英才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我对《我的大学》中描写的一些著名数学家鲜为人知的事迹、趣闻轶事更感兴趣,娓娓道来的苏州桃坞中学(现苏州市第四中学)毕业生潘承洞院士、数学家柯召教授,当代华人数学家张寿武、张益唐在他的笔下是那样的血肉丰满,数学家们可敬可爱的人生百态跃然纸上,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数学家们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做的贡献、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历程、社会生活中的不同侧面。比如,作者用这么一个细节描述他的老师潘承洞先生:“我可能是第一个与潘师对弈象棋的……棋如其人,潘师有大将风度,从来落子无悔,与此同时,他却允许我偶尔悔棋。”可谓入木三分。
德国大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的“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质的数学家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数学家”在数学界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翻开数学的史册,许多大数学家都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他们的数学造诣与文学修养交相辉映,光彩照人。如,家喻户晓的数学大师华罗庚、 苏步青先生就是集诗人与数学家一身的典范。又如,概率论专家王梓坤院士的《科学发现纵横谈》以其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文笔优美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斩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团中央联合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在列“希望工程”向一万所农村学校赠书中;被评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张景中院士,其作品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央宣传部颁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入选作品奖”等殊荣。如此文理兼通的跨界人才无疑是凤毛麟角,使人折服的。蔡天新似乎就是这样的后来者,在《我的大学》里有一句题记:“因为好奇我有了诗歌,因为疑问我又有了随笔。”这是蔡天新教授成为诗人和作家的缘由,“文学和数学一样,都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产物”,诚如他所说。于是便有了近30部的人文著作,譬如,随笔集、旅行记、摄影集、译作集,还有诗集。他说,大学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仅仅修完学校安排的课程,实在浪费时光。于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向未知的深处探索以寻求新的事物”成了他的座右铭,“一半在学校一半在社会”是他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记得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象,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系数,于是数学也成了诗”。正因如此,41年前的蔡天新,成了今天的蔡天新——在数学家之外,还是在旅行中、在写作着的诗人。我不懂诗,蔡天新的诗是时下依然十分流行的新诗,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我丝毫不敢妄加评论。但我至少知道,他在尝试着通过充满人文情怀的故事,以《我的大学》这部鼎力之作的形式,折射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同样重要”的道理。学会从历史中找寻线索和答案,这是作者在本书中刻意解决的如何度过大学时代乃至人生这一现实问题。“大约四年以后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本书可以是一位少年大学生的成长史,同时,也可以自我追忆学理从文、文理兼修的心路历程,这对分科已久的学子和家长或许有借鉴意义。幸运的是,大学时代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加上我的手绘地图和日记、杂记,以及同学微信群里的佐证,可以保证内容的真实有效。”蔡天新对他的家乡媒体《台州晚报》记者如是说。
请读者为作品001号打分
(打分结果奖作为评奖的指标之一,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也想参赛↓↓↓
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好玩的数学。